分享
玻璃純堿:曙光乍現與矛盾轉換
核心觀點:
玻璃方面,隨著2022年供給端被連續擠出,日熔量、開工率、產能利用率均達到歷年低位,日熔量較年初下降1.47萬噸(-8.4%)。明年供應端或仍然存在一定下降空間,日熔量或在目前15.93萬噸的基礎上仍然有3000-5000噸的減量,壓力或主要集中在上半年。需求端,2022年確認了地產的政策底,房地產基本面已然具備復蘇的前置條件。在樂觀情形下,我們預計2022年浮法玻璃周度表需平均值為96萬噸,同比+2%。2023年玻璃供需結構將逐步好轉,玻璃期現貨或震蕩偏強,或逐步向邊際成本1700-1800回歸,在需求持續背景下存在一定向上彈性,核心關注點仍然在于“保交樓”落地及需求增量。
純堿方面,2023年為純堿的投產大年,上半年,江蘇德邦、安徽紅四方裝置、重慶湘瑜鹽化或帶來合計100萬噸左右的年產能增速,下半年遠興能源500萬噸及金山化工200萬噸相繼投產。從全年角度,2023年純堿產能大幅增長,產量或較22年增長10%左右。當下上中下游庫存總量偏低,理論重堿消耗與重堿周產量大致相當,光伏玻璃明年仍有較大的投產計劃,重堿需求將延續高景氣,而輕堿在明年疫情放開的背景下消費存在復蘇驅動,出口端亦難有大幅下降預期。整體上半年純堿將繼續呈現供需緊張格局,下半年或格局邊際扭轉,核心關注點在于產能投放的兌現。
01
2022行情回顧
2022年,美聯儲激進加息、國內疫情反復及俄烏戰爭主導宏觀市場,宏觀資產經歷了巨幅波動,大宗商品大起大落,玻璃、純堿亦跟隨發生了大幅波動。
玻璃:玻璃期貨合約在年初沖高后連續回落,至年底才得柳暗花明,期現同漲。
1-2月中旬:市場對2022年穩增長的預期較為強烈,隨著中游貿易商補庫,玻璃廠庫得以維持穩定狀態,貿易商出現搶貨行為,下游加工廠也提前備貨,樂觀氛圍烘托下,玻璃期貨達到全年高點2359元/噸;
2-11月:地產需求弱勢+疫情壓制,高庫存一直未得緩解,期現價格逐步落入到成本下方,并震蕩走低。期間帶來的波瀾主要有:
1)3月底-4月底的春節開工,但貿易商庫存充足,玻璃廠庫逆季節性累庫,行情短暫反彈被上海封城打斷;
2)6月初上海封城結束,階段交易需求復蘇,主力合約小幅反彈,但下游恢復不足,美聯儲開啟75bp激進加息,玻璃跟隨宏觀資產下跌;
3)8月中上旬貿易商小幅補庫,廠庫去化,期現共振,短期提振,但由于下游訂單跟進情況一般,在經歷短暫的中下游備貨后,原片廠家重回累庫態勢,期價回落;
4)9月初-10月傳統旺季,但玻璃需求表現依然不佳。原片廠家維持不再明顯累庫,但未能形成有效去庫,隨后國慶節前貿易商再度小補庫,期貨領先現貨小漲,但庫存水平持續偏高壓制反彈空間;
12月:房地產政策利好不斷,“三支箭”落地后地產預期得到扭轉,疫情管控迎來放松,宏觀情緒大幅好轉,玻璃期貨大幅上漲,基差修復。
純堿:今年波動性明顯放大,幾經起落,整體偏強運行。
1-2月中:市場對穩增長的預期強烈,玻璃廠冬儲采買,樂觀氛圍烘托下,純堿主力合約一度達到3125元/噸;
2月中-3月中:春節后,玻璃廠冬儲采買結束,價格也出現回調,行業再度進入供需博弈階段;
3月中-6月初:下游備庫+期現采買,而光伏玻璃投產超預期,物流運輸逐漸暢通,廠家出貨速度加快,開啟連續去庫模式,隨著去庫幅度和速度超出市場.預期,主力合約也再度大幅上漲,達到年中高點3244;
6月初-9月下:美聯儲開啟75bp激進加息,國內復蘇不及預期,宏觀交易衰退瘋打擊原料盤面利潤;6月下旬純堿廠家去庫速度開始明顯放緩,7月至8月中旬再度累積,8月中旬至9月受供給縮量影響,純堿廠家庫存繼續去化。
9月下-今:09庫存持續維持低位,市場交易期現回歸,基差修復。而至11月初,房地產政策的不斷優化,疫情管控迎來放松,宏觀情緒大幅好轉,01修復基差。
02
政策見底,玻璃曙光乍現
玻璃供給已經下降到歷年低位水平
供給端,2022年浮法玻璃日在產熔量一路震蕩走低,12月底來到15.93萬噸,較年初17.4萬噸下降1.47萬噸,降8.4%。7、9、10月為冷修高峰,當前在產日熔量已經下降到2018、2019年同期低位,為2017-2020年中位偏下水平。
12月底,全國浮法玻璃產線開工條數238條,年初262條,降24條(-9.2%);全國浮法玻璃開工率78.81%,為2015年以來最低水平;浮法玻璃產能利用率79.89%,幾乎也為2015年以來最低水平,僅略高于2020年疫情當年3月份最低值。浮法玻璃行業2022年全年面臨低需求、高庫存狀態,產線虧損達兩個季度,供給端被連續擠出,使得日熔量、開工率、產能利用率均達到歷年低位。
政策支持加碼,明年玻璃需求存在較大彈性
需求端,2022年,全年玻璃深加工訂單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從周度表需平均值來看,2022年浮法玻璃周度表需平均值為94.13萬噸,2021年為97.97萬噸,同比降2.03%。而根據統計局月度數據,截至11月份全國房地產商品房銷售面積、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房屋新開工面積、房屋施工面積及房屋竣工面積累計同比分別為-23.3%,-9.8%,-38.9%,-6.5%,-19%。玻璃的表需下降幅度不及新開工面積或竣工面積降幅,與施工面積更為相關,體現玻璃需求與即時的建筑活動更為密切。
從數據層面看,近年來商品房新開工面積與銷售面積的傳導逐步縮短。而由于預售制度銷售,從樓盤達到預售條件到樓盤竣工通常需要 2-3 年的施工時間,因此也就有竣工面積滯后新開工2-3年之說。如上輪新開工從2016-2019年新開工面積大幅走高,這意味著2019-2022應為竣工大年且竣工面積應逐年遞增。但實際來看,2020受到疫情干擾竣工面積同比-4.9%,2021年竣工面積+11.2%,受到資金鏈壓力影響,2022年竣工亦受到較大抑制,過去幾年施工竣工端存在比較大的缺口,大量積累的施工項目并未交付。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由于地產銷售的政策打壓,地產銷售出現顯著的下滑,進而沖擊到開發商的現金流。這使得后續拿地、建安等活動都面臨資金緊張的問題,甚至房企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違約事件。雖然今年以來地產政策已有非常明顯的邊際放松,但實際效果卻仍然不理想,根本原因在于信用傳導路徑被破壞,若無法解決交付問題和改善居民的房價預期,地產銷售將持續承壓。
而為了刺激地產銷售,從今年2月份開始各個地方政府就陸續出臺了很多的寬松政策,包括按揭利率的下調、首付比例的下調、限購限貸限售的松綁,以及各種補貼政策等等。供給端信貸政策從“保交樓”到“保交樓、保主體”逐步加碼。11月中旬以來,房地產政策進一步加碼,包括支持民企2500億融資的“第二支箭”金融16條,以及央行新發放的2000億免息再貸款“保交樓”資金等等。地產融資端的政策被業界認為已經逐漸逼近“量變引起質變”的臨界點,民企現金流情況有望得到實質性改善,2000億再貸款也為“保交樓”穩定軍心。
總體而言,2022年確認了地產的政策底,第一支箭支持信貸,第二支箭聚焦債券,第三支箭放開股權,三箭齊發將確認房企融資環境的拐點,也成為近10年來政策在地產領域鮮有的放松和激勵。房地產基本面已然具備復蘇的前置條件。民企現金流改善之后,資金優先級為保交樓,因此我們也有望先看到施工強度的改善,也即地產后周期的改善。
玻璃供需格局好轉的路徑
供給端,如前所述,隨著2022年供給端被連續擠出,日熔量、開工率、產能利用率均達到歷年低位。隨著近期冬儲開啟,沙河地區和湖北地區庫存偏低,廠家漲價去庫存,現貨亦逐漸偏強。但需要看到的是,近期更多的是貿易商補庫帶來庫存轉移,持續力度可能不足,且一定程度提前透支年后需求。當前浮法玻璃庫存水平仍然處于在336萬噸的歷史絕對高位,需求暫改善有限的背景下,明年一季度或仍然面臨較大一定壓力,供應端也存在一定下降空間。因此,我們預計明年供給端或有進一步下降預期,日熔量或在目前15.93萬噸的基礎上仍然有3000-5000噸的減量,壓力或主要集中在上半年。
需求端,2022年確認了地產的政策底,房地產基本面已然具備復蘇的前置條件。在需求側和供給側政策的共同推動下,商品房銷售有望逐步復蘇,居民信貸修復、社融回暖和寬信用落地得以實現。后續最為重要的觀察點將回到商品房銷售,居民信心的拐點將帶來銷售的回暖,也將為民企“保交付”及地產鏈條復蘇提供源頭活水。在樂觀假設下,我們預計2022年浮法玻璃周度表需平均值為96萬噸,同比+2%。
03
投產較大,純堿下半年或格局扭轉
2023年純堿供給端投產壓力較大
純堿作為高耗能行業,其產能的新建和擴建受到嚴格的政策約束。2010年工信部發布《純堿行業準入條件》,行業準入門檻大幅提高,2019 年起我國純堿產能增速緩慢。2020年6月,《準入條件》廢除,但行業新增產能項目仍需發改委的嚴格審批,環保及能耗指標約束增強。目前除天然堿之外,全國范圍內的純堿產能新增基本均需通過存量或減量置換施行。
2022年河南金山兩次擴產,新增產能共計60萬噸,河南駿化預計擴產20萬噸,但連云港堿業退出130萬噸,產能略有減量,2022年年底中國純堿產能在3243萬噸。此外,原計劃 2022 年投產的連云港德邦60萬噸產能、安徽紅四方 20萬噸產能也繼續推遲至 2023 年投產。
至2022年11月底,純堿累計產量2662.5萬噸,基本持平于與去年同期2666萬噸。主要6-9月份純堿檢修損失量較大,一方面收到裝置正常檢修影響,另一方面也受到8月中下旬高溫限電影響。但進入第四季度,純堿開工率大幅提升,目前純堿開工率達到90%的歷史高位水平,周度產量接近60萬噸。由于2022年純堿全年處于高利潤狀態,至明年一季度產業鏈或仍能維持較高產量。
2023年,為純堿的投產大年。首先在2023年上半年,江蘇德邦、安徽紅四方裝置、重慶湘瑜鹽化或帶來合計100萬噸左右的年產能增速;2022年下半年,遠興能源阿拉善天然堿項目一期純堿產能500萬噸/年將逐步投產;此外,金山化工200萬噸有望在2022年9月投產。因此,下半年供應增量預期較為明顯,尤其是遠興能源的天然堿項目。
重堿需求或仍然維持高增速
重堿需求方面,截止到2022年12月底,浮法+光伏玻璃日熔總量237320噸,其中浮法159260噸,光伏78060噸,理論日耗重堿4.75萬噸,周耗33.2萬噸,處于歷史高位水平。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雖然浮法玻璃日熔量較年初下降1.47萬噸(-8.4%),但光伏玻璃日熔量增加了3.54萬噸(+83.1%),總日熔量增加2.06萬噸(+9.5%),重堿需求增長旺盛。光伏日熔量占比從年初的19.67%迅速攀升至年尾的32.89%,接近浮法總量的一半。經測算,2022年全年浮法+光伏玻璃理論重堿消耗同比增加136萬噸。
2023年,按照我們玻璃部分預估,浮法玻璃供應端或存在進一步收縮的預期,浮法日熔量或在目前15.93萬噸的基礎上仍然有3000-5000噸的減量。光伏端,2022年1-10月份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99%,隨著行業產能擴張限制被放開,22年各地光伏玻璃項目陸續落地。從日前各省份聽證會公布的結果看,23年計劃投產的光伏玻璃項日產能或接近7萬噸/天,若實現3-4成的安裝率,明年光伏玻璃仍能計有2~3萬噸日熔量增量,對應純堿需求增量仍然可觀。
輕堿方面,需求細分分布在無機鹽、日用玻璃、小蘇打、味精、洗衣服等多方面,日廣泛應用于餐飲、印染、冶金、精制鹽水等多行業。輕堿需求與居民消費、疫情防控等密切相關,2022年輕堿表需+3.7%(而重堿+14%,輕重堿合計+9.5%)。隨著2023年疫后復蘇,地產和居民消費都將有進一步向好預期,輕堿的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的彈性空間。
進出口方面, 2022年為純堿出口大年,出口主要目的地為亞洲、美洲地區。2022年世界純堿市場極為緊張的一年,天然氣價格大幅拉漲導致海外堿生產成本顯著抬升,中國純堿成本優勢拉動出口大幅增長。根據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11月中國進口純堿0.13萬噸,同比減少93.25%,環比減少68.87%;2022年11月中國出口純堿19.54萬噸,同比增長212.55%,環比減少11.55%。
1-11月累計進口純堿約11.24萬噸,同比減少48%,進口量減少約10.44萬噸,1-11月純堿累計出口約173.95萬噸,同比增長147%,出口量增加約103.55萬噸??傮w來看,2022年1-11月純堿凈出口累計增加93.11萬噸。從明年來看,能源價格矛盾邊際緩解,但供應瓶頸未得以有效解決,中樞或仍將維持在相對高位,國內出口存在一定減量。
2022年全年,純堿全產業鏈庫存波動下降。企業庫存主要去化階段分為三個時期:1)年初至3月份,玻璃廠開啟一輪冬儲采買,價格在采買結束后小幅回調;2)4-6月份,盡管疫情蔓延,下游備庫+期現采買積極,盤面十分活躍;3)8月中至10月底,中下游庫存不斷被消耗,玻璃廠常規補庫,庫存陸續降低,09和01合約先后修基差。
截至年底,廠庫比去年同期低139.1萬噸,社會庫存(交割庫)低11.2萬噸,樣本玻璃廠純堿庫存低33.8萬噸,50%的樣本庫存天數22天,大幅低于往年30-40天+的正常水平。純堿上中下游總庫存同比下降197.5萬噸。
2023年供需格局先緊后松
從全年角度,2023年純堿產能大幅增長,產量或較22年增長10%左右。當下上中下游庫存總量偏低,在純堿重質化率達到接近55%的高位水平下,理論重堿消耗與重堿周產量大致相當,短期亦難以有效累庫,光伏玻璃明年仍有較大的投產計劃,重堿需求將延續高景氣;而輕堿在明年疫情放開的背景下消費存在復蘇驅動,出口端短期亦難有大幅下降預期。
總體而言,當前影響純堿未來格局的主要變量在于供給端,上半年供給釋放有限,純堿仍然維持緊平衡格局;但至下半年,隨著遠興能源的逐步投產,純堿供需緊格局將逐步扭轉。
04
觀點總結與策略
玻璃方面,隨著2022年供給端被連續擠出,日熔量、開工率、產能利用率均達到歷年低位,日熔量較年初下降1.47萬噸(-8.4%)。明年供應端或仍然存在一定下降空間,日熔量或在目前15.93萬噸的基礎上仍然有3000-5000噸的減量,壓力或主要集中在上半年。需求端,2022年確認了地產的政策底,房地產基本面已然具備復蘇的前置條件。在樂觀情形下,我們預計2022年浮法玻璃周度表需平均值為96萬噸,同比+2%。2023年玻璃供需結構將逐步好轉,玻璃期現貨或震蕩偏強,或逐步向邊際成本1700-1800回歸,在需求持續背景下存在一定向上彈性,核心關注點仍然在于“保交樓”落地及需求增量。
純堿方面,2023年為純堿的投產大年,上半年,江蘇德邦、安徽紅四方裝置、重慶湘瑜鹽化或帶來合計100萬噸左右的年產能增速,下半年遠興能源500萬噸及金山化工200萬噸相繼投產。從全年角度,2023年純堿產能大幅增長,產量或較22年增長10%左右。當下上中下游庫存總量偏低,理論重堿消耗與重堿周產量大致相當,光伏玻璃明年仍有較大的投產計劃,重堿需求將延續高景氣,而輕堿在明年疫情放開的背景下消費存在復蘇驅動,出口端亦難有大幅下降預期。整體上半年純堿將繼續呈現供需緊張格局,下半年或格局邊際扭轉,核心關注點在于產能投放的兌現。
關于我們
行業資訊 | 市場數據 | 產業分析 | 行業智庫
聚焦玻璃、砂石、混凝土、新能源… 專注于打造產業大數據平臺,匯聚平臺力量,助力產業發展
歡迎:商務合作/投稿交流/意見反饋
編輯:彭夢千
監督意見:0571-85871667
投稿爆料:0571-85871513 news@databm.com
閱讀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