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省發布《通知》助推2023有序推進機制砂、海砂礦業權投放
近日,福建省自然資源廳印發通知,提出8條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經濟發展措施,助推2023年全省經濟發展“開門穩、開門紅”。通知中指出,要有序推進礦業權投放,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有序推進機制砂、海砂等急需或重要礦種的礦業權投放,進一步做好用礦保障。
強化空間規劃保障
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批準前,各地可有序推進城鎮開發邊界內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經依法審批備案入庫后,作為辦理規劃許可的依據。在城鎮開發邊界外,符合準入要求的特殊用地和農業生產、鄉村振興、生態保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其符合已編或在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可根據經批復的詳細規劃辦理規劃許可。
預支配置用地計劃指標
各地要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積極協調將更多項目列入省級以上重點項目,爭取使用國家用地計劃指標。加大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力度,加快形成年度新增用地計劃指標。在上半年尚未產生用地計劃指標前,可以設區市為單元進行統籌,按2022年度用地審批總量的25%先行預支、報批用地;其中,已完成省下達的2022年度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任務的設區市,預支比例可提高至35%。
加快形成耕地占補平衡指標
支持各地將補充耕地項目納入省級儲備庫,由省級安排土地整治專項資金給予補助。項目實施產生的新增耕地指標及相關收益,由當地政府安排使用,優先用于本地耕地占補平衡。對省級儲備庫實行動態更新,滿足市、縣(區)補充耕地項目需要。
優化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
經依法批準的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因“三區三線”劃定原因確需調整的,市、縣(區)政府可提出申請,按原審批權限和程序一次性調整到位,涉及多個批次成片開發方案調整的可一并提出申請。
推動用地審批提速增效
各地要守住紅線底線,項目選址應盡量避開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嚴格管控新增圍填海和新增用島;要節約集約用地,加強用地報批節地評價,從源頭上把好關;要加快違法用地處置,落實市縣屬地責任,確保處置到位,促進用地報批更加順暢。在全省推廣運用多節點用地報批組卷指導系統,靠前指導服務,提前解決用地報批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有效提高報件質量、降低退補件率。
健全工業用地多元化供應體系
支持工業企業自行選擇長期租賃、先租后讓、彈性年期出讓等適宜的用地方式。推行工業用地帶條件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租賃),在確保土地市場公平公正公開的前提下,可將產業類型、生產技術、節能環保等產業準入要求納入供地條件。
有序推進礦業權投放
持續加大公益性資金對金、銅、鋰等戰略性礦產的勘查投入。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有序推進機制砂、海砂等急需或重要礦種的礦業權投放,進一步做好用礦保障。
成立“開門穩”服務專班
對需報國務院審批用地用海的重大項目和省發改委確定的一季度需重點服務的重大項目,健全要素保障工作機制,成立工作專班,提前介入指導,一事一議、個案協調、定期調度,推動加快辦理。自然資源、發改、工信、交通等部門繼續每季度聯合開展一輪巡回服務,現場辦公、組織培訓,及時回應各地關切,協調解決各類用地用海用礦問題。
關于我們
行業資訊 | 市場數據 | 產業分析 | 行業智庫
聚焦玻璃、砂石、混凝土、新能源… 專注于打造產業大數據平臺,匯聚平臺力量,助力產業發展
歡迎:商務合作/投稿交流/意見反饋
編輯:戴冬虞
監督意見:0571-85871667
投稿爆料:0571-85871513 news@databm.com
閱讀余下全文
